寒门出贵子、被埋没的天才这类剧情总是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17 岁中专女生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闯进 12 强,一时间 " 天才少女 " 横空出世,引发热议。

你我皆是姜萍,谁会是下一个噱头牺牲者?

11 月 3 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发布了一则情况说明,宣布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获奖名单正式发布,其中姜萍并未获奖。通报中称,据调查了解王某某在预选赛中对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 " 禁止与他人讨论 " 的规则。

一时间,天才少女跌落神坛的消息铺天盖地,而这件荒唐的事件背后,或许姜萍才是更大的受害者,沦为了达摩院博噱头的牺牲品,和导师刷读博简历的工具 ?

水落石出,事件反转下的各方回应

11 月 3 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发布了一则情况说明,宣布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获奖名单正式发布,共有 86 名选手获奖,其中金奖 5 名,银奖 10 名,铜奖 20 名,优秀奖 51 名。

在这则通报中,姜萍的名字被隐去,成为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王某某的学生,并且有一个严肃的指控:王某某在预选赛中对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 " 禁止与他人讨论 " 的规则。

与此同时,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发布情况通报:据调查了解,在 2024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选赛中,我校教师王某某对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 " 禁止与他人讨论 " 的规则。经研究,我校给予王某某诫勉谈话处理,取消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今年 6 月 13 日,达摩院公布了 2024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入围名单。大家惊讶地发现,有一位 17 岁中专学生击败了众多顶尖名校的学生,以全球 12 名的成绩 " 爆冷 " 入围决赛。这位学生,还是 30 名选手中唯一的女生。

17 岁、中专、女生、数学竞赛全球 12 名,这几个要素很快就让事情登顶了各大平台热搜,从知乎、微博再到抖音。当时微博热搜 稳坐热搜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光这一个词条的阅读次数已经达到了 2.4 亿。

接下来几天,随着姜萍的相关话题不断涌现,纪录片也跟着发布,大家又了解了这个中专天才少女背后更多的故事。比如学的是服装设计,梦想是到浙江大学学习服装设计相关专业,平时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高等数学,姜萍的指导老师也参加了比赛,全球排名 125 名。

与此同时,质疑声也接踵而至。有人看完纪录片,发现姜萍把看了一年多的 " 谢惠民数学分析 " 说成了 " 数学方面 " ,板书还存在着多个低级错误。随着信息不断完善,质疑和支持的人开始互相反驳,但奈何达摩院官方也没有给出任何结论,于是便随着时间逐渐沉寂。

现在,随着官方的说明,事件终于水落石出,这场闹剧之中,似乎没有赢家,而是全员恶人 ?

姜萍消失,阿里大赛含金量降低

正常情况下,阿里全球数学竞赛决赛的获奖名单应该在 8 月份公布,而在 9 月份,便有消息称姜萍老家已 " 人去楼空 ",院内长满杂草。

11 月,知晓了结果再回看这一系列事件,才发现这起事件中,达摩院、老师王闰秋、姜萍、众多媒体、观众,所有人的参与汇成了一个天才少女逆风翻盘的故事。

预赛成绩公布后,达摩院方面也认为像姜萍这样的选手晋级情况非常少见," 阿里数赛每年吸引了非常多的大众选手参赛,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止步于初赛,只有非常少数能挺进决赛。因为强手如林,全球数万人参赛,只有七八百人能进入决赛,晋级率不到 5%"。

并且由于初赛是线上无监考,规则存在明显漏洞,综合两种特殊情况下,达摩院没有仔细调查出线者成绩的真实性就公布了初赛排名。直到如今一再延期后才发布情况说明,并附上一句竞赛机制不完善的道歉话语。

而姜萍的老师王闰秋则是不甘心在一个中专教书,想升上博去更好的地方,于是选择参加数学竞赛刷简历。可以说,姜萍参与到这次造假事件中,或许是被她的数学老师王闰秋裹挟进来的。

目前,目前百度百科、搜狗百科、抖音百科、360 百科已在近期相继删除姜萍词条。百度百科 *** 曾回应称,百科词条都是由用户自行创建的,查询不到是谁删除的,但不排除侵犯到单位或个人的隐私有可能对方进行投诉,投诉成功后是会进行删除处理。

这场闹剧的主角,看似是姜萍,其实她不过是一个被裹挟的小人物。国际顶级数学竞赛金牌教练陈晨曾经说," 无论姜萍是否作弊,都应该保护学生,这件事儿的舆论已经越界了 "。

姜萍事件没有赢家,王闰秋老师这种开小号答题的做法被曝出后或许对其职业生涯有着不小的影响,而达摩院也因为调查不及时致使虽然收获了关注度却影响了大赛含金量。当事件最终成为闹剧,人们的注意力和关注公共议题的情绪又一次被消耗。而我们除了没有休止的争论,我们似乎什么也没得到。

在 *** 世界,造神的言论和视频夹杂在未经考证、碎片化的事实中,固化着逻辑盲区,挑动着公众情绪。平台和媒体不认真调查,不核实信息 ; 网友一看就信,一发就转 ; 自媒体刻意推波助澜都让求证变得无力,让正常学术讨论滑向争吵谩骂。

写在最后

" 友谊会走散,爱情会变淡,困难会让你痛苦,生活会使你屈服 只有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从造谣韦东奕一晚帮 6 名博士解决 4 个月未解难题、捐款 1600 万元抗洪,再到姜萍被吹捧为 " 天才少女 ",造神的更大特征就是利用数学专业的特殊性,将当事人捧上神位。

互联网的浮躁风气正逐渐从网红、主播传播到了各个行业。某短视频平台造神计划虽被大众所熟知,但像郭有才、张同学、K 总等每每总能收获巨大流量,这股风气如今也传到了其它行业,姜萍或许就是这次造神计划的一颗棋子。

流量为王的时代,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被包装和宣传成独特的存在,而没有深厚底蕴的我们又能在这种浮躁风气下坚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