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 " 北国雄狮 ";他与杨靖宇齐名,让日寇闻风丧胆;他收到父亲写下的 " 劝降信 ",信中却暗藏玄机;他牺牲 66 年后,颅骨才回归故里,安葬在家乡。

他让日军闻风丧胆,牺牲后遗体被沉入松花江,这座城、这条街以他的名字命名

他就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

在黑龙江省尚志市,有条尚志大街。这座城、这条街皆为纪念他而命名,他的名字像一颗明珠,镶嵌在这座北方小城里。

他让日寇闻风丧胆

1925 年,17 岁的赵尚志加入中国 *** ,他是东北地区最早的 *** 员之一。九一八事变后,他被任命为 *** 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在极其艰难困苦的险恶环境中,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同日伪军进行了难以想象的艰苦战斗——远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作战百余次,打破了日伪军一次次的重兵 " 讨伐 " 和 " 清剿 "。

" 小小满洲国,大大赵尚志 ",是日本侵略者发出的无奈感叹。他们认为,关东军在满洲的很多伤亡都是赵尚志造成的,满洲的更大危害是 " 南杨北赵 "。" 南杨 " 是南满的杨靖宇," 北赵 " 是北满的赵尚志。

他收到父亲的 " 劝降信 "

1934 年 8 月的一天,几架日军飞机飞到赵尚志部队活动区域的上空。让人奇怪的是,飞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投下炸弹,而是撒下一堆传单,内容是赵尚志父亲赵振铎写给儿子的 " 劝降信 "。

信中写道:" 为父身患重病,神志昏乱,命在旦夕,望孝顺吾儿,接到信后,一定身系全家人之安危,尽早归顺大日本皇军,此乃上上之策。"

赵尚志的父亲赵振铎是一位晚清秀才,在家乡教私塾。受父亲的影响,赵尚志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参军报国的种子。就在几天前,日本宪兵队秘密抓捕了年老体弱的赵振铎。在威逼下,他给儿子赵尚志写下了这封 " 劝降信 "。

赵尚志外甥李龙说:" 我姥爷知道他参加革命,很可能牺牲,很可能家里被连累。他们爷俩就约定了一个暗号,如果有乱命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个暗号正隐藏在劝降信里 " 神志昏乱,命在旦夕 " 一句中。

父亲的被捕并没有使赵尚志停下革命的脚步,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

他牺牲 66 年后,颅骨才回归故里

2004 年夏天,吉林省长春市一寺庙在修缮过程中,挖出一颗无名颅骨。经鉴定后确认,这正是赵尚志的颅骨。

1942 年 2 月 12 日,赵尚志在率部与敌人作战时身负重伤被俘,被带到日伪警察站连夜审讯。他对审讯的伪警察说:" 你们不也同样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却成为卖国贼,我一个人死了没关系,我马上就要死了,没什么好说的。"

被捕 8 小时后,赵尚志壮烈牺牲,年仅 34 岁。穷凶极恶的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运到长春庆功,把他的躯体扔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

经过几十年的寻找,2004 年,赵尚志的颅骨终于被找到。2008 年 10 月,他的颅骨回到家乡,被安葬在辽宁省朝阳县的赵尚志烈士陵园里。

这座城、这条街以他的名字命名

1946 年,黑龙江省珠河县之一届工农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 " 珠河县 " 改名为 " 尚志县 "。尚志县的一条主要街道被命名为 " 尚志大街 "。

1988 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 " 尚志县 ",设置 " 尚志市 "(县级)。

历经岁月更迭、时代变迁,赵尚志将军并未离去,他的名字就是一种力量,留给后人无尽的精神财富。

来源:央广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