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今天,北京市教委召开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工作部署会,明确从2024年9月面向北京市属公办高校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

北京将面向市属公办高校全覆盖人工智能通识课

会上,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对《关于深化高校专业课程改革提高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能力的意见》进行了解读。

据了解,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包括“基础理论”“综合素养”“前沿拓展”“实践实训”四个专题模块。

课程将针对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学生提供分层次的课程设计和模块化课程选择,强化学生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路径,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课堂还将通过大模型赋能的智能教学平台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科技研发和场景应用。

除此之外,北京市还提出将积极推进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人工智能专业与其他专业交叉复合。

北京市要求各高校进一步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动增加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人工智能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针对本专业应用问题采用人工智能 *** ,针对问题制定初步的智能解决方案,从而提高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教学工具,打造人工智能新型教学场景,建设智能教学平台,完善智慧实习实训平台,强化教学管理服务,在“人工智能+”育人场景下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北京市将支持已经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高校,以辅修专业、微专业形式,面向其他专业学生模块化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支持学生开展人工智能跨学科学习。支持具备条件的学校,积极开设“人工智能+”其他专业的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和联合学士学位项目,鼓励跨校交流合作,开展多种类型的人工智能人才联合培养,创新培养机制,完善管理模式,提升育人水平。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强调,加快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既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民福祉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建设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高地、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为确保人工智能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各校要强化教学保障,确保教学质量,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等多方面措施,全面提升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