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努力完成’今年的经济目标,第四季度增速要保证在 5% 以上。"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我们越来越会开会了。
这说的既是数量,近一个月来,从央行、 *** 、金融监管局,到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隔三差五就有一次高规格的政策新闻发布会。10 月 17 日刚开完住建部牵头的发布会,第二天就是国民经济数据发布会。
昨日上午 10 点,包括三季度 GDP 在内的一系列重磅数据公布,由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坐镇发布,答疑解惑。
同时也说的是 " 默契 "。
昨日,在北京的另一处也在 " 开会 "。央行行长潘功胜、 *** 主席吴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出席 2024 金融街论坛年会并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2024 金融街论坛年会
据财经评论员刘晓博解释," 金融街论坛年会 " 是中国规格更高的金融论坛之一,与上海的陆家嘴论坛、外滩峰会齐名,也是国内为数不多能请到 " 一行一会一局 " 一把手的会议。
两场会议信息交替传播,彼此呼应。
总的而言,盛副部长手里是一份 2024 年前三季度经济状况的病理报告,而潘行长们拿出的,是一套并不全面但指向未来的诊疗方案。
统计局:三季度成绩单
先说统计局这边,三季度各项数据中,有这么几个重点值得关注:
▶▷ GDP 数据
今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4.6%,数据略超预期。综合财新、彭博等媒体此前的调研,受访经济学家预测均值为 4.4%。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 949746 亿元,同比增长 4.8%。
▶▷ 消费数据
9 月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超预期反弹至 3.2%,限额以上社零同比增速结束了三个月的负增长转正至 2.6%,三季度居民消费倾向回升至 68.9%,高于 2019 年同期。
超预期背后是汽车、家具两大类商品零售额的反弹。但和过去比较,消费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作为参考,过去两年同期累计同比增幅分别为 6.80%,0.70%。
此外,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 0.3%,涨幅比上半年扩大 0.2 个百分点。9 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0.4%,环比持平。
▶▷ 工业数据
9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 5.4%,增速较 8 月大幅回升 0.9 个百分点,也是超预期,此前财新调研的预期均值为 4.5%。
领跑的主要是以下门类: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 13.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 6.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 10.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10.2%。
▶▷ 房地产数据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10.1%;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17.1%,降幅比 1 — 8 月份收窄 0.9 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下降 22.7%,降幅比 1 — 8 月份收窄 0.9 个百分点。
9 月房地产投资同比 -9.4%,降幅较上月小幅收窄。房价仍在调整,9 月统计局 70 城口径新建、二手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下降 6.1%、9.0%,比 8 月降幅大。
▶▷ 出口数据
9 月份,进出口总额 37480 亿元,同比增长 0.7%。其中,出口增长 1.6%;进口下降 0.5%。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 323252 亿元,同比增长 5.3%。其中,出口增长 6.2%;进口增长 4.1%。
▶▷ 就业数据
9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 8 月的 5.3% 降至 5.1%,略高于 2023 年同期 0.1 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 5.1%,持平于上半年,比 2023 年同期下降 0.2 个百分点。
河南宜阳专项 *** 活动助力就业
对此,盛副部长总结道:" 从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增量政策的实施效果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条件在增加,实现 5% 左右预期目标的信心在增强。"
金融街论坛年会:市场的选择
相较于统计局发布会的信息密集,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三位 " 一把手 " 也开始了新一轮喊话,其中这几句较为关键。
央行行长潘功胜说:央行将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0.25 — 0.5 个百分点,预计 21 号公布的 LPR 也会下行 0.2 — 0.25 个百分点。另外还有个新表态:信贷资金不能违规进入股市是底线。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新设证券投资基金,目前多家保险公司提出相关申请。
*** 主席吴清说要坚决打击违规、绕道减持,并告诉大家,从最近交易数据看,并没有出现扎堆、违规减持现象。
与此同时,当天 " 一行一会一局 " 兑现了 9 月 24 日公布的利好,正式推出了互换工具和再贷款工具。
可以说,宏观经济的 " 病理报告 " 是全面的,而 " 诊疗方案 " 重申了一部分,透露了新的一小部分。
正如渐近投资研究院院长朱振鑫所言,年底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利率和 LPR 的调降都是此前提到过的,只有再次下调 7 天逆回购利率则是额外的信息。
但起到的效果却立竿见影。
统计局发布会开始这段时间,A 股市场表现出一些小恐慌和小纠结。而不久后,当论坛内的发言陆续传出,三大指数开始抬头向上。
最终,指数们一举收复了前六个交易日的失地:上证大涨 2.91% 回到了 3300 点,深成指涨了 4.71%,创业板指涨 7.95%。
上证指数的分时线走势
很好体现了市场的纠结与最终选择
有不少媒体留意到,投资者对该论坛的热衷程度远高于对三季度数据的关注。正如彭博经济评论所说的那样," 现在需要将重点转向实施已宣布的 *** 措施。"
再加上宏观预期管理初见成效。经过多场发布会熏陶,相关部门屡次与大众 " 对齐 " 政策和预期,从股民到普罗大众,已逐步形成了 " 暂且搁置过去,全力展望未来 " 的思维习惯。
由此,大家的眼光给到了四季度,期望也给到了四季度。
而四季度所面临的问题,其实也不复杂,无非就是两个疑问: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经济不仅触底还能反弹?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实现 5% 的全年目标?
按照惯例,我们把这类难题交给几位专业的大头,一起来看看吧。
大头的观点
首先,作为今年中国经济 " 压轴 " 的出口,开始放缓了,这可能也是国内政策转向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第二,工业 " 喘了一口气 ",但需要警惕出口的拖累。极端天气和工作日等因素的影响退散,9 月工业生产进度加快,工业产能利用率也进一步回升至 75.1%,但是鉴于工业和出口密切相连,也需要警惕出口放缓的滞后效应。
第三,只要有政策支持,居民还是有消费能力的。第三季度以旧换新支撑社零超预期反弹,财政对消费的撬动成效显著,数据的 " 正反馈 " 也为未来政策优化方向指明了方向。
第四,地产的拖累短期难扭转,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价格。9 月 70 城房价降幅走阔、地产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继续下滑,预计短期的政策脉冲难以完全扭转这一局面。政策核心在控量稳 " 价 ",地产方面 " 量 " 可能继续拖累,而价格企稳更值得关注。
第五,基建的定位可能是 " 稳 "。狭义基建增速从二季度的 4.8% 进一步回落至三季度的 1.9%,背后凸显的是地方财政和债务的约束。
总的来说,三季度成绩单表明经济可能已经走过了全年的阶段性低点。
不过,仍需关注两大问题:一是,为了 " 努力完成 " 今年的经济目标,第四季度增速要保证在 5% 以上,这需要增量政策短期内高效落地;二是,GDP 平减指数为负的情况已经持续了 6 个季度,离 1998 年的纪录仅差 1 个季度,如何逆转背后的预期和信心问题可能更加重要。
2024 年中国经济总体将呈 V 型走势。前三季度 GDP 同比分别为 5.3%、4.7% 和 4.6%,四季度或能回升至 4.8% — 5%,全年增速预计在 4.8% — 4.9%,基本实现 5.0% 左右的预期目标。
注意,5.0% 左右不是一个数据点,而是一个数据区间,需要更多关注的是背后的居民就业、企业盈利和 *** 收入。
而四季度经济加快恢复的新增动能主要有:
之一,居民房贷等压力下降,消费能力和意愿增强。10 月和 11 月社零消费同比或继续回升;资本市场回暖,居民财产性收入和资产负债表改善,信心和预期增强。
第二,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房企流动性压力缓解。
第三,加力支持地方化解 *** 债务风险,推动地方从应急状态回归常态谋发展。
投资方面有一些数据不尽如人意。
比如代表企业投资扩张意愿的狭义货币 M1 同比增速,9 月继续走低(-7.4%)。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 8.0%,是最近几年更低的。另外,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然维持在今年的低点(3.4%),民间投资增速仍然是负增长(-0.2%)。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发力,国家投资要加大力度。
整体而言,国内消费、投资、房地产的增速都低于 GDP 增速,成为拖后腿的因素。只有工业、出口增长超过了 GDP 的增长,是今年拉动经济的重要因素。
未来要让中国经济回暖、走稳,启动国内消费,启动楼市,提高民间投资热情至关重要。
潘行长等的一系列表态,意味着央行改变此前的政策沟通方式,对政策趋势提前进行 " 吹风 ",反映了当前改善预期、提振信心的迫切性。
在此基础上,四季度若能在预期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消费得以恢复,投资又在政策推动下进一步发力,例如房地产市场实现 " 止跌企稳 ",可能会成为今年完成 5% 目标的重要因素。
站在资本市场角度,当前重心在于 9 月下旬出台的系列重磅政策。相比之下,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属于 " 过去时 ",对市场情绪的影响很小。
展望四季度,市场进入震荡洗牌阶段,多空分歧增大,涨涨跌跌,但成交量仍处于高位,筹码充分交换,指数宽幅震荡是大概率事件。
当下,在一揽子政策支撑下,经济基本面反转预期仍占主流,对 A 股形成下限支撑,下跌有底;同时,三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强预期与弱现实的组合重现,现实中各类问题仍待时间化解。
叠加美国大选临近(11 月 6 日),外围不确定性增大,短期内 A 股也很难再现大涨行情。
这一时期,投资者应认真梳理牛市逻辑和领涨主线,趁市场调整期的交易窗口,优化持仓结构,逐步向牛市主线品种靠拢。
本篇作者 | 和风月半 |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