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
8 月 5 日,据央视新闻消息,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去世,享年 98 岁。这位名字早就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物理天才,再次唤醒了大众对他的记忆。
↑图据央视新闻
贯穿李政道 98 年传奇人生的关键词有很多,最为人知晓的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宇称不守恒理论、与杨振宁携手攻关最终分道扬镳的故事。除此之外,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度、博士后制度、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中科大少年班等等,都是李政道为中国学术界作出的贡献。这些贡献,与他的学术成就共同构成了解读这位泰斗一生的重要 "AB 面 "。
一个标签是天才。1926 年,李政道生于中国上海,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 年,李政道因为天赋突出被恩师吴大猷选中随同访学美国,吴大猷称 " 当时在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及助教中,天赋勤奋未有如李的 "。到美国后,只读了两年本科的李政道,有幸拜入芝加哥大学物理大师费米门下,年仅 31 岁便摘得诺奖,成为获奖时年龄第二年轻的物理奖得主,对物理学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他的人生轨迹,今天的我们得以看到,从胡刚复、叶企孙,到后来的束星北、王淦昌、吴大猷,再到李政道、杨振宁,中国的物理学家是如何站在上一辈的 " 肩膀 " 上,于战火衰败中开创光明、走向学术巅峰的。他也向世人证明了,中国人不仅能搞现代科研,而且能克服时代、环境的种种困难,传递教育的火种,摘取物理学 " 皇冠上的明珠 "。
另一个标签是让中国学者走向世界创造奇迹的 " 开门人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他曾游走于中美两国之间,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为众多中国学生打开一扇留学之门。1979 年至 1989 年,发起并参与组织实施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选拔推荐 915 人赴美深造,造就了一批领军学者和社会栋梁。这项计划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出了沈志勋、戴宏杰、文小刚、王中林、谢心澄等众多高层次物理学人才。
读李政道的生平事迹,能够非常强烈地感受到这位科学巨擘的赤子之心。自 1972 年起,他多次回国讲学、建言献策,改革开放以后更是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科学教育事业进步;1985 年,倡导建立博士后制度和成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1998 年,李政道捐赠个人积蓄,以其夫人和他本人名字命名,用于支持高校优秀本科生开展科研见习……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些成就为我国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诠释着这位赤诚的科学泰斗不忘故土、为国树人的家国情怀。
"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1996 年 5 月,李政道在给北京大学学生的演讲中,引用了杜甫的这一诗句。这一句诗恰恰成为他物理生涯和人生志趣的更好写照。一生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李政道,给世人留下的不止是宝贵的科学财富,更洒下了无尽的德性光辉。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苏月遮
发表评论
2024-09-12 00:47:53回复
2024-09-12 00:51:3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