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 13 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强对流黄色预警以及暴雨蓝色预警。预计 13 日至 14 日,华北及黄淮地区高温仍将持续,江南、华南有强降水,需防次生灾害,华北东北需防强对流天气。
《环球时报》记者关注到,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 7 天发布高温预警,本轮高温过程的特点表现在:地温高、持续时间长。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午后地表温度可能超 60 摄氏度,局地甚至可超 70 摄氏度。高温不仅连续多日不断,一天中高温的持续时间也可能达到 8 小时甚至 10 小时以上。
2024 年 6 月 12 日,环卫工人驾驶喷洒车在石家庄市栾城区栾武路上加大道路喷洒作业频次。(视觉中国)
为何北方多地高温情况如此突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亮 13 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前几日华北黄淮地区整体受到高压系统下沉气流控制,晴朗少云。白天在日照辐射的影响下,近地面加热强烈,热空气滞留在地面,难以被吹散。在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气温显著上升,从而出现较大范围的持续性高温天气。北方地区的地表覆盖物在阳光照射下吸热迅速,导致地表温度迅速升高。尤其是柏油路面和混凝土等材料,它们的比热容较低,吸热后温度上升速度更快。对于一些地区头一天大雨、第二天继续暴晒的情况,赵亮认为,与局地强对流和大尺度高压系统有关。局地强对流具有小尺度和突发性特点。短时间内大气不稳定能量释放之后,层结稳定度升高,第二天常常天气晴好。但局地强对流一般影响不了大尺度天气系统。所以如果大尺度高压系统没有明显移动,连续暴晒的概率就会增加,地表温度也会不断升高。
近段时间全国多地接连出现强对流天气和频繁暴雨天气。赵亮表示,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高温现象与气候变暖有密切关系。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地表温度升高,进而影响大气环流系统,高压系统整体增强,包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导致空气下沉和高温天气。其次,最近一个月中国周边区域高压系统活跃,阻塞高压和副热带高压系统都较强,导致高温天气连续发生。但在副热带高压的边缘区域,是冷暖空气交汇的地区,大气层不稳定,容易产生强对流,加上南海夏季风在 5 月下旬已爆发,水汽输送较为充沛,这导致中国多地强降水、雷暴等天气。另外,太平洋海温状态目前是向拉尼娜转变,西太平洋海温偏高,而且目前印度洋海温也明显偏高,这也会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这两者共同作用可能与近期东亚地区高压系统偏强有一定联系。
发表评论
2024-07-30 09:26:14回复
2024-07-30 09:29:3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