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7 月 1 日刊 | 总第 3649 期

上海电视节闭幕,这四条意见该提了

随着白玉兰奖各奖项名花有主,第 29 届上海电视节落下帷幕。

本次电视节从 5 月 30 日公布白玉兰奖提名名单起,经历了舆情的惊涛骇浪。最终以公正、权威、大多数人认可的评奖结果,捍卫了白玉兰奖的含金量。

上海电视节已办到第 29 届,2022 年因为疫情而停办一年。电视行业在 30 年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电视节也面临着时移世异、不变则滞的新形势。

作为一个多年参加电视节的媒体人,这里有一些建设性意见要说。

01

今年白玉兰奖的更佳电视剧奖颁给了《繁花》,更佳导演奖颁给了《漫长的季节》导演辛爽,更佳男主角奖颁给了《繁花》里宝总的扮演者胡歌。

这个结果没有引发太多的争议,有争议也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范畴。更多的是遗憾,在《繁花》和《漫长的季节》双雄会的对撞中,要保持一奖一得主的惯例,有些奖项只能是硬性取舍了。

但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假如长剧集和短剧集分开评选,20 集之内为短剧集,20 集以上为长剧集,一时瑜亮就各得其所了。

《繁花》和《漫长的季节》各拿一个剧集奖,王家卫和辛爽各得一个导演奖,范伟和胡歌各得一个表演奖,想必也是众望所归的事情。

这不光是为了解决僧多粥少的问题,而是长短剧集本身就是迥异的两种文艺形式。短剧集是剧集和电影交集的产物,可以从叙事到光影全面高标准、严要求。

而长剧集是传统电视剧的延申,叙事深度、社会广度和人物的丰富性上可以做得更多。把二者硬放在一起作比较,有关公战秦琼的既视感。

至于说长剧集和短剧集是否在所有单项奖上都分开搞,可以作进一步论证,但至少作品奖和导演奖分长短剧集是利大于弊的。

02

长剧集和短剧集放同一赛道上有不妥之处,正剧和偶像剧同槽其实也挺怪的。

正剧也没个精准的定义,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剧目一般可称为正剧。而偶像剧里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会更多一些。从中国电视剧三大奖的历史来看,现实主义一直是获奖大户,而偶像剧的存在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白玉兰奖和金鹰奖在专业奖之外,都曾设立过 " 观众喜爱的演员 " 之类的人气奖,这类奖往往会归于偶像演员。但鉴于 *** 投票引发的种种乱象,白玉兰奖和金鹰奖都取消了人气奖,而只剩了专业奖。

这就造成了偶像剧和偶像演员入围权威大奖难,即使入围了也无法和正剧比拼思想性,无法和正剧演员比拼表演成色。结果是市场里热热闹闹,评奖时凄凄惶惶。

但事实上,偶像剧尤其是古偶剧是视频网站的基本盘,吸附观众的贡献至少是半壁江山。如果没有偶像剧,年轻观众不会这么多,剧集行业不会这么兴旺发达。

不管是从市场表现还是社会影响力来说,偶像剧应该进入主流评奖的视野。

偶像剧虽然不能黄钟大吕,但它们也会做真善美的价值锚定。偶像剧虽然不能力透纸背,但它们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所以,偶像剧也应该单列一 part,进行评奖。

这类奖不能搞全然比拼粉丝作业的数据大比武,而是应该按照偶像剧的衡量标准,由相关专家加上观众代表组成选片阵容,最后交由创作、生产偶像剧的专业人士来评奖。

这个标准肯定不同于正剧的标准,而这个奖项也一定可以在专业上做到有理有据。

03

今年评奖,围绕主角奖的入围标准,产生了不小的争议。

评奖章程里规定了 " 如确有多男主角或多女主角并存的情况,则填报人数最多各 2 人,且皆须在剧中占较重篇幅 ",《追风者》和《南来北往》都报了两个演员参选男主角奖,且都符合 " 在剧中占较重篇幅 " 的规定。

问题在于,大家对 " 男主角 " 的理解不一样。有人认为男主角就是男一号,且只能是男一号。也有人认为男主角不等于男一号,可以有多个男主角。

白玉兰奖评奖历史上有过多次男二(或女二)力压男一(或女一)提名或获奖的先例。这样评的好处是,不以番位论英雄,主要角色里,谁表现好谁上位,确保优秀演员脱颖而出。

这种以专业为本的评奖取向,在当下尤其应该坚持。因为平台和片方出于市场和品质的综合考虑,往往用偶像演员来演男一号(女一号),用实力派来演男二号(女二号)。偶像演员制造市场关注度,实力派确保表演成色。在 " 既要又要 " 思想的驱使下,这样的搭配今后只会越来越多。

偶像演员这个群体,总体来说演技偏于稚嫩。也不是说不能塑造好角色,但通常只能胜任接近其本色的人物,需要 " 量身定做 " 和悉心指导。而实力派多数都是成熟演员,能胜任不同类型的角色。

如果把男主角奖搞成男一号的评选,就有保送偶像演员的嫌疑,与之同组的实力派男二号就失去了入围的机会。如果任由所有的男演员都跟男一号竞争,恐怕也会乱了套。

所以,我提一个关于未来规则的思路(可进一步论证):与男一号(女一号)戏份相差不超过 10% 的男演员(女演员)都可以报主角奖,最终谁能胜出,那就看选片人和终评委的定夺了。

偶像演员受到市场欢迎,获得极高的商业回报,已经是其价值的体现。偶像演员选择参演正剧,就要面对实力派的挑战。可能是片场的力压,也可能是评奖的失落。如果偶像演员在成片里的表现全面超越了实力派演员,那就意味着一个 " 人气 + 实力 " 的稀缺型演员诞生了。

这对全行业来说,是可喜可贺的事情。拿奖也就不在话下。

04

最后说一件评奖之外的事。设立在上海展览中心的节目展,一直是上海电视节的重头戏。

在现场洽谈和线下交易繁盛的那些年里,民营制片公司会来,国有制片公司也会来;地方台和视频网站会来,中央电视台也会来。国内的节目供应商会来,海外的卖家和买家也会来;行业协会会来,版权公司也会来。

大的制片公司会在显要位置单独设展台,小的制片公司会聚集在行业协会旗下联合设展台。新的项目会以大幅海报和预告片夺人眼球,新的技术和设备则给看客以现场体验的机会。

上海展览中心的中央大厅留作论坛的场地,其余一楼和二楼东西两馆的位置会被展台尽数占领。观众川流不息,洽谈、交易从展厅向新旧锦江饭店和各处小龙虾酒局延展。

过去 5 年,随着行业驱动力和交易方式的变化,现场展览的作用不复往日,摆摊设点的公司日渐减少。

到今年,总台和 *** G 在展厅入口处设了展,然后就是上海的几个区展示文旅方面的实力,民营 *** 公司只有新丽和西嘻两家照例布置了展位,最后就是上海广播影视 *** 业行业协会的视听展。

相对于现有的展览信息和实物来说,上海展览中心实在是太大了。设展的面积不到其总面积的 1/3,而且有些展位其实是用来撑门面的,如果有真正的展商入驻,它们随时可以让位。

关于新项目的信息,业内早已通过线上媒体尽数掌握。关于影视和文旅结合的新玩法,仍有诸多的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洽谈生意的方式也早已迭代了:四大视频平台提前锁定了市场中 95% 以上的项目,集中展览然后多对多交流的需求不复存在。

这不是上海电视节一家面临的局面,而是传统的影视节展共同的宿命。展台似乎只剩了一个功能:开幕式之后,与会人员要巡馆一周。事实上,这一功能也在淡化。而其他时间更是冷冷清清。

也许,开幕式不一定非要和展览捆绑。论坛也不一定在这么空旷的场地里办,其声音传送效果肯定没有专业的会场好。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些事情可以再优化一下。‍

从评奖到办会,期待明年的上海电视节更精彩。

【文 / 李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