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活化、产业高效化、安全自治化

从乌镇大会看AI三大趋势 AI成为世界最大变量

作者/ IT时报记者 贾天荣

编辑/ 王昕 孙妍

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更大变量无疑是AI。

在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提到:“今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三十周年。过去三十年,互联网的重要价值是链接;未来三十年,AI将全面提升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AI创造的价值将远远超过互联网链接创造的价值。”

在本届互联网大会,来自全球440余家企业,从算法模型到数据算力,再到场景应用,AI的生态正在不断丰富。曾经,互联网代表先进生产力,如今,AI来了,代表着更潮流的创新趋势,互联网将与AI如何融合共生?

应用

AI普及化离不开生活

在乌镇峰会,除了让人目不暇接的机器人、飞行器等“黑科技”,有一类展区永远排得满满当当,在长三角数字科技成果展区,体验者只需上传几张舌苔照片,回答几个简单问题,就能生成涵盖精神压力、心血管功能、中风风险等几十项身体指标的体检报告,云诊科技中医体质辨识技术,仿佛将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搬到了数字化平台上。

无创体检机器人则更加直观,只需坐在摄像头前5秒钟,无需穿戴任何设备,血压、血脂、血糖等数据便清晰可见。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医大模型等实现中医诊疗的数字化设备,只需要把手放在巴掌大的仪器上两分钟,后台系统便可以提取身体数据。此外,它还可以量身定制药膳食疗、推拿 *** 、针灸拔罐等16项调理方案,更好地辅助诊断。

从健康评测到中医大模型的创新,再到智能电动床等设备,AI技术正以更智能、更精准的方式改善人们的健康管理体验。

据IDC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模型平台及相关应用市场规模达到17.65亿元人民币。过去一年,大模型逐渐走入每个人的生活,不仅是通用大模型,还有教育、医疗、金融、能源等垂直大模型,而AI在医疗等生活场景落地时,强烈的用户共鸣给产业发展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反馈。

产业

用AI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在乌镇谈论大数据产业实践,“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无疑是绕不开的话题。这座以全部国产芯片为核心、完全实现国产化的超级计算中心,“乌镇之光”超算中心不仅是全国首个此类超算中心,如今更被正式纳入国家超算中心序列,成为浙江唯一、全国第14个国家超算中心。其总算力高达180P,全球算力水平排名前十。这台超级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81.9千万亿次计算,通俗点说,若全国14亿人每秒各进行一次运算,也需连续工作4年才能完成相同任务。

AI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算力支撑,而高算力的另一面是高能耗。随着大模型参数规模不断扩展,算力集群的高密度趋势愈加明显,耗能问题日益突出,液冷技术成为解决方案中的关键环节。

《IT时报》记者参观了宁畅位于桐乡的全系统液冷产线工厂。在智能化车间,一面屏幕即可实时监控各项生产数据。自动化设备在装配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机械臂负责精确压装内存,解决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误差;主板装入机箱及标签贴合等步骤也由智能机器人完成,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智能化生产线每90秒便能完成一台机器的制造,效率之高令人感叹。

在乌镇峰会期间,宁畅在乌镇提出“精装算力”概念。精装算力是依托宁畅定制化与全栈全液能力,以算力栈为交付形态,从用户需求与体验出发,提供全体系软硬协同的精细化算力服务。

针对大模型业务场景和算力需求,宁畅可量身定制算力解决方案,以确保算力资源能够高效、精准地满足各类复杂业务场景,让大模型“拎包入住”。

安全

用AI对抗AI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 *** 安全问题愈加突出,尤其是在深度合成技术的广泛应用下,虚假音视频的生成与传播已成为常见的 *** 安全隐患。通过“AI换脸”“AI换声”等技术,非法分子能够轻易伪造身份,进行诈骗和诽谤等违法活动,带来严重的社会和法律风险。

与此同时,生物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新的数据安全保护难题。在乌镇峰会期间,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教授表示,生物识别领域所依赖的指纹、面部特征、虹膜扫描和语音等个人生物数据,已成为公共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些生物特征的应用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数据安全挑战,尤其是在大规模应用的背景下,如何保障用户隐私和防范数据泄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今,用AI对抗AI正成为新的趋势。在蚂蚁科技展台,记者体验了可精准检测深度伪造的ZOLOZ技术。通过拍摄照片,几秒内便能判定内容是否为AI换脸或深度伪造。据工作人员介绍,ZOLOZ已在中国、印尼、马来西亚等24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应用,广泛用于用户认证、反洗钱、交易欺诈等场景,极大提升了 *** 安全防护水平。

*** 安全领域的AI应用不仅限于身份认证,还扩展至威胁监测和防御。在奇安信展台,大屏幕上正展示着机器人安全员的工作情况,威胁类型、有效告警、威胁变化、攻击IP等信息一览无遗。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 *** 安全攻防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对抗,但由于攻击事件数量巨大,传统防守依赖大量人工研判,面临人手不足的困境。目前,中国 *** 安全员缺口超过270万。

奇安信的大模型技术通过降噪分析,从十万条线索中筛选出重点线索,帮助安全团队高效研判。初步过滤可减少90%的无关信息,随后进一步缩减到人力可应对的范围,从一万条减少到500条,大幅降低安全人员的工作负担,并提升威胁响应速度。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国内首个AI大模型攻防赛顺利收官。选手们在比赛中面临“眼见不为实、耳听不为实”的复杂场景,利用大模型技术辨别AI生成的虚假音频、证件与视频。AI对抗AI的创新模式,正在为 *** 防护提供了更加高效和精准的解决方案,为全球 *** 安全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