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退役的运动员突然频繁出现在社交媒体的话题榜上。
先是退役十年的网球名将李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白承认——
" 网球其实不是我喜欢的项目。网球带给了我一切,事业、家庭都是因为网球带来的,可是我好像还是不太爱它。"
接着,曾经的体操世界冠军吴柳芳,因跳擦边舞蹈的视频,被奥运冠军管辰晨批,虽然视频账号解封后粉丝暴涨,但很多人还是为吴柳芳的境遇感到唏嘘——
从世界冠军到跳舞网红,落差还是挺大的。
于是,衍生出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如果让孩子从事专业体育运动或者通过练体育来升学,到底有没有前途?如果不能像郭晶晶那样功成名就,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
PART.01
听到李娜说出 "其实并不爱网球" 的言论,我是有些惊异的。不过想想也不奇怪,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强烈的出人头地愿望,是可以取代兴趣成为心理支撑的。
这估计也是当年很多练体育的孩子的心声:
不管有没有兴趣,不管在这个领域有没有绝对天赋,苦练再苦练,靠努力改变命运。
不仅是在体育领域,在学科领域也是一样,不喜欢文学的上了中文系,不喜欢数学的上数学系,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考一个热门专业,只要学校拔尖。出人头地是之一位的,管你喜欢不喜欢。
问题是,要想在体育领域出人头地,概率比靠读书考上清北还要低,更别说走到更高级别,获取国家级荣誉甚至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这样的层级。
在一些商业价值没那么高的运动领域,比如说举重,就算曾经拿到了世界级荣誉,可能也会面临退役之后二次转型的痛苦,前几年就曝出奥运举重冠军沦落为澡堂搓澡工的新闻,让人不胜唏嘘。
当年,很多去选拔举重运动员的教练都喜欢到农村找苗子,这些孩子家境不好,却能吃苦,用既能为国争光又能回馈父母的目标激励他们,在埋头向前冲的时候很管用。
等到回归真实生活,他们会发现,从务虚角度看,可能自己也没有多热爱自己从事的运动;从务实角度看,举重的技能在现实中也没有多少施展能力的空间,加上自身教育基础薄弱,带着光环滑落尘埃就成了必然。
回想起我小时候坐在电视机前,当时我们在看着体操某一届冠军夺冠,我的父母说,
这得吃多少苦才能到这一步啊?
如果不是穷人家的孩子,谁会去吃这个苦啊?
我印象中,这类话出现过不止一次,以致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把这种认知当做共识。
吴柳芳是 90 后,仍然带有明显的逆天改命的使命标签。
她 4 岁开始练体操,11 岁选入省队,19 岁退役,20 岁报送北京体育大学读书,24 岁毕业后从事了一段时间的体操教育工作,据她自己说这段经历很坎坷:当老师被拖欠工资,到体校当教练又被拖欠编制,最终决定当主播,今年才签约 MCN 公司,每天需要直播 6 小时赚取 3000 元的底薪
在中国内地,专业运动员在退役后几乎都会得到国家的 " 照顾 "。吴柳芳也享受到了国家对专业运动员的政策优待,免试进入 211 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从升学角度来看,也算跑在了很多普通孩子的前面。
不过,即使能通过体育获得升学的便利,这也只是人生万里路迈出了之一步,如果不能从好不容易得到的学习资源里获得自己持续发展的动力,那一纸文凭也只比垫桌子的报纸厚了一点而已。
如今李娜的访谈和吴柳芳的新闻,会不会无意间又激发了这种共鸣呢?如果不是家里穷,或者有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谁会让孩子去吃这样的苦,走这条又窄又不知前途的路呢?如果达不到巅峰,如奥运冠军,即便如吴柳芳曾经有过高光时刻,最后却沦落到全网非议,学体育玩体育还有价值吗?
PART.02
现实早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随着社会进步,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越来越明显,甚至就算是走体育路线,也会因为时代变化感受到明显的代际差异。
今年,在我的母校中山大学百年校庆晚会上,有这么一个环节,是中大的体育健儿,尤其是最近获得了冠军的体育健儿上台表演节目。
前段时间,中大男排刚刚获得大学生排球联赛的全国总冠军,当他们登上舞台合唱时,当晚现场气氛达到了绝对 *** 。
其中,人气更高的中山大学男排队长,我跟他正好有不算浅的接触——他正是给我们教育减法体系授课 " 老师 " 宇琛。
中山大学男排队长宇琛
在他身上,可以感受到 00 后专业运动员、国家级健将,和以往我们刻板印象中的 80 后、90 后的运动员,成长路径、心态和状态完全不同。
记得以前有人跟我说过,体校以前的招生噱头都是 "练体育,饭管饱,有肉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练体育是很多家境比较差的孩子的首选出路。比如最出名的就是全红婵,她为了挣钱给妈妈看病,才去练了跳水,她的姐姐、弟弟都走了这条路。
但是,宇琛从事体育运动并不是出于改变家庭境遇的迫切需求,相反,他的家境不错,练排球更多是从小确实看到了有这方面的优势。
虽然走的是体育特长生的道路,但他是一路通过运动特长,在正常的教育体系里升学,直到进入综合高校。因此在教育基础上,比体校出生的专业运动员要扎实很多。现在他读的是体育教育专业,很快就要硕士毕业。
无论在文化知识、语言谈吐、组织能力和运动专业天赋上,能感受到他的综合素质都相当不错。
校庆晚会上,当他出场时,感觉整个中山大学的女生都快疯了,无数人想找他要签名、合照、加个微信什么的,俨然已成为中大校园的网红。但是,看得出他对成为网红这件事很淡定,既不排斥,也不过度热衷,相当从容地把利用 *** 传播自己的形象作为一种合理合法的手段。
PART.03
如果说体育的路窄,那么哪条路宽呢?是名校好专业,还是当公务员进大公司?
家长的想法,通常是让孩子走相对平缓的路,这样最安全。于是,上面所说的名校好专业,考公考编考进大厂或国企,就成了主流出路。
如果你练体育,除非你能成为奥运冠军,或网球界的郑钦文,只有成为国家栋梁,为国家争光,才可能走到这一条路。否则,大家都去读书吧。
昨天,我的 9 岁的女儿去参加了一个区级的网球比赛。其中有一场女双比赛,在两对五、六年级的女双选手中展开。这场比赛差不多打了两个小时,其中有一个球打了接近 20 分钟才分出胜负,水平已经非常高了。
其中有一个女孩的家长说,孩子虽然打得很好,但已经一年没有专门去练网球了。因为也练不出什么名堂(练成郑钦文?还是?)学习比打球更重要,不想在打球上耗费太多精力。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很多体育专业,到了小升初阶段后,专项人口(如足球人口)突然下降的原因。在中国父母的眼中,体育不是一条重要的出路。
实际上,现在体育已经成为了一个显性行业,除了刚才聊到的我的中大小师弟宇琛队长,我身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女儿的网球启蒙教练,高中毕业就没有再继续读下去,因为她父亲是一个网球爱好者,她初中开始投身网球,跟着父亲学,现在已经成长了一个网球教练。她甚至连专业的体校都没上过。
人的综合素质不错,交流能力也很强。平时一边打比赛(现在民间网球比赛也很多),一边教网球,一边又参加一些网球进修班提升自己。虽然她远没有达到李娜的标准,可是一边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另一方面又可以安身立命,收入又不低,这不比很多进了 985 读书出来的,自称社畜的年轻人生活得更潇洒吗?
再说,我曾经带着孩子在北海道滑雪,当时请了一个外国教练,来自挪威。
他的生活就是逐雪而居,每年只工作四五个月,夏天冬天各一半,其他时间都是自己打发。冬天到北半球,例如北海道、阿尔卑斯山;夏天到南半球,例如新西兰。一边自己滑雪,一边做教练赚点生活费,其他时间全部自己安排,这种生活你享不享受,可是他的名字不可能出现在奥运会上,也远谈不上运动明星。
更不要说,近期中国兴起的各种运动,比如骑行、马拉松、跳尊巴舞、击剑等。
哪怕他不是什么奥运冠军,依然会有大量的粉丝跟着他买设备,一起组织社群赛事。
他们活得自洽从容,甚至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如果给他们打一个标签,在中国,这种现象都是发生在 95 后甚至 00 后的一代,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真正现实。
我的一个香港朋友的孩子,他原来喜欢打篮球,也参加过专业训练。后来身体发育后,发现身高是劣势,无法成为专业的篮球运动员。
他就没法进入体育行业了吗?非也。他大学时选择了运动康复专业,希望未来成为一名运动物理治疗师,他的梦想是从运动康复治疗师开始做起,争取未来成为球会经理。
我们细想一下,在侵占人类职业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成为我们的就业敌人时,我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小确幸?
我们需要通过自己身体的释放,让自己达致更完美的体态,拥有更多的 *** ,更充分的荷尔蒙。我们会去学练健身,学滑雪,练骑行,跑马拉松,这恰恰是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更发自本能的欲望。
在这个过程中,体育行业需要的人才,仅仅是那些从小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一定优势和特长的人,不见得非要是奥运冠军,大满贯得主。
家长对在体育上有优势或者相对优势的孩子,应该给予鼓励。他们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广,而且他们的生活远比其他行业更具幸福感。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又能够在自己从事某项运动或相关行业中挣到不错的收入,还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人生之乐不过如此吧。
PART.04
无论是学历的光环还是曾经运动员获奖荣誉的光环,终将退去,剩下的,能凭依的,只有孩子自己对梦想的坚持,对兴趣的热忱。
就像郑钦文给我的感觉,就比李娜更触动人心,因为同样是霸气的球风,李娜只让我感受到她对赢的渴望,但郑钦文却让我更能感受到对网球的纯粹热爱。
这个要素不仅限于体育领域,任何细分领域都有发展的机会,在自身兴趣的基础上获得专业领域的更高成就,这才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接下来的教育的方向
当每条出路都像一条幽暗的隧道时,在我们漫长的人生中,能从哪条隧道坚持下来穿越出去,才是关键,也是这一代家长真正应该思考的课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