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不少热门博物馆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据《光明日报》报道,一些藏身高校的博物馆颇受关注,在江苏南京,51所高校中有67家博物馆。但是,有些高校博物馆开放程度有限,或仅接受单位团体预约参观,或未向校外个人开放,尚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

敞开大门,让高校博物馆被看见

我所在的西安,高校云集,有些高校博物馆已成市民热门打卡地。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实物展,陈列有直5型直升机、轰6-A型战略轰炸机等,受到孩子们喜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博物院(博览园)有昆虫、动物、土壤、植物等馆区,还是4A级旅游景区;西北大学博物馆内的地球馆,反映了该校地质学科研究成果;陕西师范大学校园内,则有国内首座综合性教育博物馆。

特色学科、专业底蕴,为高校博物馆增添不少魅力。高校建设博物馆,本就有记录校史、典藏文物和教育展示的作用,作为“第二课堂”,它还发挥着实践育人作用,《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中,就提到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效益”,更大程度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契合高校开放办学、服务地方导向,也能让既有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对外办馆,把社会公众“请”进来。在这点上,高校博物馆不能自我设限,要有主动走出去和悦纳观众的姿态,在学校招生、就业及对外合作交流时,不妨将博物馆作为文化名片,向外发出参观邀约,博物馆也可和一些重点实验室的成果宣介活动联动,一起进入中小学开展科普。当然,在不影响正常校园、教学秩序,符合博物馆设施承载力的前提下,学校要为公众进校参观提供便利,保证预约、入校和进馆畅通无阻。

高校博物馆也要跟上社会发展形势。文博热兴起背后,各地博物馆的展陈更新、服务升级有目共睹,高校也可多吸收大型博物馆经验,避免展陈、场馆服务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博物馆“小而精”“专而深”,恰恰可以与综合类博物馆形成内容互补,在行业垂直领域扩大影响,比如联合其他单位办展,让馆内重点藏品“走”出去,吸引感兴趣的游客“按图索骥”前来参观。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不少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在节假日、寒暑假期间,高校博物馆可针对青少年特点增设特色展览,规划校园游线路,增加集章拍照打卡等互动环节,让游客的参观更有层次。高校博物馆还要提升数字化水平,比如介绍专业科研成果,沉浸式体验就更有科普效果,数字云展览尽管无法代替线下参展,但仍然可以扩大展览的覆盖面。随着社会知名度提高,高校博物馆不只是面对青年学子开放,各个年龄段人群入馆,第三卫生间、适老化改造都要及时跟进,服务要更人性化、精细化。

当前,高校博物馆多是大学内设机构,其经费来源、人员配备,需要校内统筹解决,想扩大社会开放面,高校博物馆也需向外拓展资源。高校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的优势,使其紧密服务于地方发展,某种程度上,高校博物馆也是地方文化设施,帮助其融入国家和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其获得较充足的资源保障,争取社会基金支持、开发文创产品等,也能逐渐提升其造血能力。至于场馆管理、服务、讲解人员的紧缺,许多高校已充分发动师生志愿者的力量,引导学生参与博物馆工作,这种浸润式的教育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