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
在谈及此次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取月壤的相关内容时,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表示,在采样过程中就感觉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月壤不太一样,正面的月壤比较细腻、松散,背面的状态似乎不太一样。
▲发布会现场展示的嫦娥六号模型 付垚 摄
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介绍,嫦娥六号选择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着陆,主要基于科学技术的综合考虑。技术方面,在月球背面无法直接跟地球通信,在月球背面采样和着陆必须克服这个障碍,必须要发射中继星才能在月球背面进行采样和着陆。这对深空通信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验证和提升。另外一方面技术上要克服的是,月球背面的地形和地貌要比正面复杂得多。在这样的地方成功着陆、采集样品要克服很多困难,但也有助于提升月球探测任务的技术水平。
李春来称,在科学研究方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现在发现的月球上更大、最深、最古老的盆地,研究这里的地质构成、物质组成、演化历史,有助于了解月球甚至地球早期的地质演化历史。迄今为止,人类采集的10多份月球样品,包括嫦娥五号样品,都是在月球正面采到的,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样品采集,有望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了解月球历史提供机会。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的样品还有可能采集到月球深部甚至月幔的样品,将为研究月球内部物质成份提供宝贵数据。选择在背面着陆采样,能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推动月球探测技术的进步。
“从月球背面,尤其是我们选择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样品,在矿物化学成份上可能与正面样品有非常大的差别。”李春来说,研究这些样品有助于揭示月球背面特有的地质构造和物质成份的差异,更全面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以往采集的样品,只认识到半个月球。嫦娥六号采样点位于巨大的撞击盆地里,它受到早期撞击事件的抛射,很可能可以挖掘到深部物质,深部物质是非常珍贵的,为了解月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成份提供很好的机会。南极-艾特肯盆地是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可为早期的撞击历史,甚至地球的早期撞击过程研究提供机会,有助于了解太阳系早期的演化历史和判断历史,推动比较行星学研究。
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对此补充称,采样过程中感觉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月壤不太一样,正面的月壤比较细腻、松散,背面的状态似乎不太一样,“所以我们有更高的期待,希望科学家们有新的发现。”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实习生 郑顺顺 北京报道
编辑 张莉 责编 冯玲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