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艺术先锋的创新之路

编者的话

他们虽身处不同的艺术领域,却都凭借执着的追求和创新的精神,为艺术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魏春荣,在昆曲《李佩先生》中,为传统昆曲探索当代表达,让拥有600年历史的昆曲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昆曲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与青年观众共振。李昊冉这位年轻的指挥家,以跃动的音符为一生追求,以音乐为桥梁,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他们在各自的艺术领域积极探索创新,激励着人们勇敢追求梦想。

——————————

弘扬《李佩先生》的精神之光

魏春荣:为传统昆曲探索当代表达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郑欣宜 记者 杨月

今年,是我国之一颗 *** 试爆成功60周年。由北方昆曲剧院打造的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日前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首演,首次将“两弹一星”功勋郭永怀与妻子李佩的故事以昆曲形式带到观众眼前。

昆曲《李佩先生》讲述了李佩与郭永怀非凡而浪漫的事业、情感与生活历程,剧中有不少感人至深的内容,特别是在郭永怀因公殉职后,李佩铭记爱人的信仰与坚持,决心要接续完成爱人未竟的事业。她在国内应用语言学领域不断开拓,积极推动中美教育交流合作,输送优秀科技人才到海外留学……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生动塑造了一位杰出教育家形象的同时,也展示了“两弹一星”的精神密码,弘扬了一代海归赤子的家国情怀。

在紧张的排练间隙,该剧主人公李佩的饰演者、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魏春荣日前接受了中青报·中青网专访,分享她对人物的理解和创作背后的故事。

演员与角色同频,感受与人物的灵魂交融

李佩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被誉为“中国科学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曾长期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英语教授。她创办的“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师资班为应用外语教学和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

在剧本创作阶段,为了将人物塑造得丰富立体,团队参考了大量真实事件与历史资料,并走访了包括李佩的学生、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杨佳在内的众多相关人物。在《李佩先生》建组启动仪式上,作为剧中唯一健在的原型人物,杨佳为剧组全体人员作了动员报告:“希望李佩先生不仅是我的导师,也能成为更多人的导师。”

“身形瘦小但挺拔,眼睛很亮,笑容灿烂,做事雷厉风行,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随着了解的深入,这位“中国科学院最美的玫瑰”的形象在魏春荣心中愈发生动、亲切了起来。

对于魏春荣而言,作为演员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能在舞台上演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人生。每一次站上舞台,她都仿佛跨越了时空,与李佩灵魂相融,“感受这颗纯净的心,感受她的伟大、她的付出”。这是演员与角色的同频,也是一名女性与另一名女性的心灵共振。

为了保证唱腔的稳定,戏曲演员要在舞台上克制过多情感,以更好地展现技巧、打动观众。尽管如此,每当演到李佩与郭永怀分别的桥段时,魏春荣仍控制不住泪流满面,“我们演任何一个角色,其中都有一部分是演员自己,在演绎她的同时,好像也陪着她走了这一遭”。在魏春荣看来,两人是彼此一生的挚爱,更是有着共同理想抱负、志同道合的灵魂伴侣。“郭永怀先生故去后,李佩先生延续了他的事业,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中国教育事业。我希望通过这部戏告诉大家,也告诉自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自己一生的付出换来的,一定要珍惜现在。”魏春荣说。

探索传统与现代融合之路,让昆曲活在当下

事实上,这是魏春荣从事昆曲艺术30多年来之一次出演现代戏,她坦言,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在保持昆曲唱腔“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的形体演绎,将传统的昆曲程式和现代人的行动坐卧结合到一起,也成为本戏的一个亮点。

魏春荣介绍,有一场戏演的是李佩在康奈尔大学听郭永怀的演讲时初次看到他的情景。“这里有三大段、七八分钟的唱词,眼神和形体上,我使用了传统戏曲的表演形式,体现女孩子看到心爱男子时的害羞,通过反复雕琢动作神态,最后呈现出来,大家反馈并不显得违和,反而很好地把昆曲的程式糅进了现代的演绎当中。”随着讲述,魏春荣做了几个手势,垂眸浅笑,眼中含情,昆曲的古典意蕴尽显其中。

拥有600年历史的昆曲艺术要如何与时俱进地融合青年观众的审美需求,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李佩先生》探索着答案。

“无论是李佩先生与郭永怀先生爱情的浪漫之美,还是两人分离时的凄美,都是一种美的呈现。”魏春荣说,“昆曲既适合传达‘美’,又擅长演‘情’。这部戏中除了爱情,还有亲情、师生情、家国情,用这样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来讲述现代的故事,也是希望能在青年中有更广泛的传播。”

在魏春荣看来,传统与现代艺术之间,既有传承,也有碰撞。这些年来,北方昆曲剧院一方面不断打磨《牡丹亭》《玉簪记》等传统经典剧目,鼓励青年演员学习、继承;另一方面,也陆续创作、推出了一系列更加符合青年观众审美的原创剧目,其中不仅包含《红楼梦》《国风》等新编历史剧,也有《林徽因》这样现代题材的大型剧目。而此次《李佩先生》的创演,则是对昆曲现代化的又一次重要实践和突破。

“经典作品之所以能流传下来,一定是因为它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昆曲600多年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革新的过程,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魏春荣说,“我们一直在寻找能将昆曲与现代戏相融合的路径,也从《李佩先生》中获得了很多启发,他们夫妻二人锲而不舍的精神,其实也在不断鼓舞着我们去进行更多尝试,让昆曲活在当下。”

随着国潮的兴起,近几年来,戏曲频频“出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走进剧院,亲身感受传统艺术之美。魏春荣从不认为昆曲与年轻观众之间存在门槛,“昆曲现在被很多年轻人所喜欢,作为昆曲从业者,我们不定义观众,也希望观众不要定义自己,把自己排除在昆曲观众之外。只要相互敞开怀抱、走近彼此,你就会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能听懂昆曲、欣赏昆曲”。

以昆曲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与年轻观众共振

走进《李佩先生》的排练厅,台上的演员演得动情投入,台下的演员 *** 在一旁,专注地看着台上,同样沉浸在戏中,这样的情景已成为一种常态。

“只要站在舞台上,就要对得起舞台、对得起人物。”魏春荣说,《李佩先生》剧组演员近90人,不论是主演还是群演,大家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演好这场戏,把《李佩先生》的精神传播出去。随着排练的深入,她也切身感到整部戏昂扬的精神时刻影响并塑造着青年演员,“他们都是剧中人”。

9月10日,北方昆曲剧院携《李佩先生》走进北京市新英才学校,为学生们献上了一堂特殊的“开学之一课”。活动中,魏春荣与剧中郭永怀的饰演者袁国良共同演绎了《李佩先生》第三场《归国焚稿》的选段,其中郭永怀和李佩为了报效祖国,摆脱重重阻挠、毅然焚稿归国的壮举感人至深,引发学生们的热烈反响。

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介绍,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向那些为实现强国梦而默默奉献的科学家和科技教育工作者致敬,正是《李佩先生》的创作初衷”。

走出排练厅,《李佩先生》成为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郭永怀先生和李佩先生一生心系科技人才培养,作为传统艺术的从业者,我们希望能以昆曲形式宣传他们的精神、讴歌这一伟大时代,与现在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共鸣、共振。”魏春荣说。

10月16日,在我国之一颗 *** 试爆成功60周年纪念日当天,《李佩先生》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与观众见面。魏春荣向青年发出了热情的邀请:“希望更多青年观众朋友能够走进剧场,看一次《李佩先生》。我相信只要走进剧场,一定能从这部戏中获得一些启迪,同时也能感受到600年昆曲的魅力。”

——————————

李昊冉:跃动的音符是我一生的追求

杨逸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伟

初见李昊冉,他率先伸出右手,礼貌地表示自己的友好。这位年轻的指挥家虽然已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但举止依然谦逊有礼。今年6月,李昊冉被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任命为终身客座指挥,成为该剧院历史上之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指挥。

李昊冉说话不多,声音很轻,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仿佛是久别重逢的老友,熟悉中略带着一些拘谨和含蓄。“音乐指挥是我一生追求的事业,跟随自己的内心,感受音符的跳动,对我来说,这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在谈音乐指挥领域的话题时,有些拘谨的李昊冉仿佛变了个人。

李昊冉的父母都是音乐家,从小家里就有良好的音乐氛围。对于李昊冉来说,好的兴趣培养绝不是灌输式的,而是像拂过大地的风,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看不见,但随处可以感觉到。

“小时候,父亲经常会在家播放音乐磁带,美妙优雅的音乐旋律总是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不去,就像是我世界的一部分。”李昊冉说。6岁那年,在父母的引导下,李昊冉开始学习钢琴。从小受到音乐旋律的熏陶,学习乐器对李昊冉来说,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音乐并非李昊冉童年时期的唯一追求。除了音乐,他还有另一个几乎达到专业水平的爱好——足球。

“我曾梦想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李昊冉回忆道,“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我也接受了多年的专业足球训练”。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变数。“后来因为眼睛的问题,我被预备队劝退,不得不放弃这个梦想。”尽管如此,这段经历教会了李昊冉坚持的重要性,也为他日后在音乐生涯中面对挑战奠定了基础。

2003年,17岁的李昊冉在北京保利剧院聆听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执棒的是俄罗斯国宝级音乐指挥大师普雷特涅夫。“当时我感觉旋律就如同潮水一般扑面而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带来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李昊冉说,一场20年前观看的音乐会,如今仍觉得发生在昨日,“也是从那时起,我便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音乐指挥家”。

带着对音乐的热爱,李昊冉开始了他的音乐之旅。他先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随后远赴德国,进入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深造。“在德国的学习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也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西方音乐文化。”在欧洲生活的10多年里,李昊冉不断吸收着各种音乐养分。“每一个城市、每一个音乐厅都有其独特的气质,这些经历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李昊冉回忆说,他在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求学时找到了自己的路,“要当好一名音乐指挥,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过分关注指挥本身,而是要全身心投入音乐和文化的理解中’。真正的指挥艺术,源于对音乐的深刻感悟和对文化的广泛认知。”

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一种语言艺术。对音乐进行深入地解析与解读,就必须对作者的情感进行再现。“一名合格的音乐指挥家,必须深入解读古典音乐中蕴含的语言和文化。”李昊冉说,这种对文化的深度理解,或许是他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段音乐中,作曲者往往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将自己的情感或清晰或隐晦地记录在乐谱中。阅读乐谱,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文化,其实就是阅读一段历史和人物的一生。“在演奏前,不仅要熟悉乐谱音符,更重要的是让自己以作者的身份深度沉浸在历史大背景下,去感受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从而感受他们蕴含其中的感情。”

为了更好地让自己沉浸在作曲家的世界里,李昊冉不仅要熟悉音乐、乐谱,还要了解作曲家的经历、心情,以及同时期的其他作品。同时,音乐指挥呈现的是一种自然的情绪,要把情绪表达出来,就必然要深入挖掘作曲家想表达什么。为此,他不仅学习作曲家所在国家的文化、语言和历史,还专程前往古典音乐作曲家的故居,以之一人称视角去品味作曲家的一生。“有的时候,我甚至感觉我就是作曲家本人,我会因他的经历或喜或悲,或恨或爱。”

李昊冉与马林斯基剧院的渊源,始于2022年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音乐大赛。在其指挥家单元比赛中获奖后,他被俄罗斯指挥家瓦列里·捷杰耶夫赏识,并被邀请参加马林斯基剧院的斯特拉文斯基音乐节。原计划是李昊冉指挥半场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但命运给了他一个更大的挑战。

“当天下午,我突然接到通知,说捷杰耶夫大师身体不适,让我代替他指挥上半场的《彼得鲁什卡》。我当时答应了,虽然从未指挥过这部作品,但至少是熟悉的。然而,到了剧院才发现,演出的不是大家熟知的1947年版本,而是1911年的原版。”李昊冉只有两个小时来熟悉总谱,没有任何排练的机会,只有一次走台。李昊冉说,那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紧张的时刻,“但我告诉自己,必须非常专注和冷静”。

然而,挑战并未就此结束。在中场休息时,捷杰耶夫突然打来 *** ,要求李昊冉临时指挥斯特拉文斯基的《管乐八重奏》。同时,长笛首席因身体不适无法出席,需要临时调换另一位乐手。“八重奏原本不需要指挥,我完全没有准备,更何况还有乐手的临时变动。但在这种情况下,我必须迎难而上。”

李昊冉迅速作出反应:“我们利用中场休息的时间,在后台与乐团成员进行了简短的沟通和准备。虽然时间紧迫,但大家都非常专业,迅速调整到位。”最终,李昊冉不仅完成了任务,还在《火鸟》组曲的演出中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观众给了我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从2014年在布加勒斯特国际指挥大赛上一举夺魁,到现在成为马林斯基剧院的终身客座指挥,李昊冉用了10年时间。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的顶级乐团:柏林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莫斯科爱乐乐团、德意志广播爱乐乐团等。在国内,他是北京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也与中国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等多个乐团有密切合作。

“每一次登台,每一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家合作,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挑战。音乐指挥是将情感传递给音乐家,再反馈给观众的角色。对文化的钻研,必须让熟悉本国文化的人认可,他们才会进一步认可你的音乐指挥能力。”李昊冉说,音乐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希望通过我的指挥,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这是我作为一名音乐指挥家的使命,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