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何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外资机构对在华展业有这些期待|圆桌热议

界面新闻记者 | 冯赛琪

6月20日,在2024年陆家嘴论坛上,如何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资本市场应在哪些领域重点扩大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力度?多家中外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每年的陆家嘴论坛是不断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一个重要场景。希望借助这些场景,不断拓宽金融创新在国际经贸往来当中的应用,提升经营主体统筹配置国际国内资源的能力,更好满足企业国际化展业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在陆家嘴论坛现场表示。

推进制度型开放,他认为,要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到中国展业兴业。并且,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载体,推进上海在制度型开放上先行先试。

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增强开放条件下的风险防控能力。在扩大市场准入的同时,同时要全面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另外,随着金融机构海外业务的拓展,要关注跨境投融资渠道潜在的风险传导,强化对海外业务风险的管理,不断提高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和风险的应对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认为,向制度型开放转变,首先要对标高标准的经贸规则,特别是金融领域的一些规则,精简限制性措施,增强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制度型开放非常有利于营造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保障境内外投资者享有同等的法律合法权益,依法保障金融市场的活动合法合规进行。

目前在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从“股票通”起步,到债券通、跨境理财通和“互换通”等种产品已经在市场上活跃。

霍颖励认为,这种机制之所以可以复制,能够受到市场的欢迎和认可,得益于机制本身有效对接了国内外的规则和标准,既尊重了国际通行惯例,投资者可以在不改变自身展业习惯情况下,一点接入无缝对接,同时符合我国开放政策,实现风险可控前提下境内外市场的有效连通。

她还指出,要不断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提升金融资产的定价能力和金融资源全球配置的功能,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非常有利于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以及影响力。

近期,境外投资者已经连续16个月净买入国内债券,债券持有规模超过4万亿,创下历史新高。在中美利差倒挂背景下,境外资金持续流入银行间市场,彰显了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吸引力。

中国再保险集团总裁庄乾志认为,制度型开放要求我们积极融入。尽管目前全球化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地缘政治风险包括大国博弈面临着一些新的环境和新的形势,但是中国对外改革开放包括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决心是毫不动摇的。

“在融入过程中,要积极学习和借鉴。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有自身的战略定力和制度自信,但是在应对全球化复杂环境、深化高水平开放过程中,我们还是需要学习和借鉴。并且,在此基础上要做到融合创新。”

在现场,还有多位来自海外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对中国金融开放提出了建议和期待。

“中国一直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市场”,花旗日本、北亚和澳大利亚地区总裁Marc LUET表示,我们看到了中国持续进行金融开放的努力和决心,国际社会也非常期待继续看到中国市场表现出足够的透明性和一致性,政策能够保持一致和透明,让我们对营商的未来有更好的预见性。

在金融机构跨境数据传输方面,Marc LUET提到:“我们高度赞赏中国监管部门对跨境数据传输做的很多工作,这些工作表现出了足够的灵活度,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也可以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跨境数据传输的规则和政策,减少了相关领域的障碍,使国内外的金融机构都极大受益。希望中国 *** 继续积极主动与市场主体进行沟通协调,更好地简化程序。”

摩根大通亚太区首席财务官兼中国区联席总裁执行官何耀东建议,未来期待金融管理部门在监管法规、市场准入、日常监管指标制定过程中,继续充分考虑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特点,逐步实现差异化监管,推动外资金融机构在华健康发展,让我们能为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技术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