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愈是 " 去中国化 ",恐怕愈会是认同错乱、精神错乱。

“春节入非遗”,民进党还过吗?

台湾《联合报》12 月 8 日刊登文章,题为《春节入列非遗 为何遭消音》。文章指出,中国的春节日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决定对中华传统文化是个肯定,但在当前的台湾地区却出现春节可以欢度,但春节成功申遗却不宜宣传的怪象。

春节是中华文化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合家团圆 "" 回家过年 " 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延续性,是一整套中国民俗文化的 *** 体,寄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情感。

外交部进一步说明,指春节蕴含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并指世界上有近 20 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

春节已深入华人世界甚至泛及邻国,除了写春联、包饺子、吃团圆饭、发红包、放鞭炮、舞龙舞狮外,春节前公家机关与各工商企业发放年终奖金、年终聚餐等,无一不与迎接春节有关,春节的影响力与文化意涵更是传统节日之首。

文章指出,有趣的是,当全球各主要媒体 ( 尤其华人世界的媒体 ) 都在播报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时,在台湾的多家绿营媒体只字不提有这件事,这样操作的原因不外乎:这条消息不具新闻性,没有刊载价值;这条新闻是在配合中国大陆的大外宣,政治不正确,不符当前去中国化政策,因此不宜刊登。

▲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间委员会第 19 届常会 4 日通过评审,决定将 "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说到底,对许多 " 仇中 " 的人来说," 中国春节 " 如同 " 中国台北 " 一样,只要有个 " 中 " 字,包括中华文化、中国人以及对岸的一切,都戳中 " 反中 " 人士的敏感神经,他们恐惧中华文化的庞大传播力、影响力,乃至尽可能与 " 中 " 切割,或者与 " 中 " 有关的新闻必须是负面的才能播报。

文章称,在台湾,端午、中秋、春节早已明定为假日,大家享受假期吃粽子、月饼、水饺;在民间,农夫的农作、民众的养生多依二十四节气顺天应时等,可说台湾处处充满 " 中国元素 "。

台湾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饮食习惯、风俗民情等几乎都源自对岸,大陆有春节黄金周,台湾也放一个星期的春节连假,台湾所有生活样态早融入其间。

文章指出,如果台当局把 " 春节成功申遗 " 视为 " 统战 ",而不愿或不敢直面,将呈现 " 我过我的节,而不探究此节从何来 " 的难以自圆其说境地。就此来看,台当局愈是 " 去中国化 ",恐怕愈会是认同错乱、精神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