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没有永远的领跑者,而是一场又一场你追我赶的较量。
2024年,全球科技巨头的竞争态势如火如荼。从AI大模型、新能源到自动驾驶、芯片,中国科技公司们和国际巨头之间的较量,已经全线拉开。
最近的一场较量,或许就是小米和世界巨头“掰手腕”了。
10月28日,小米汽车宣布,小米 SU7 Ultra原型车以6分46秒874的成绩,击败保时捷Taycan成为纽北最速四门车。这意味着,中国汽车企业,已经直接突入到西方汽车产业的关键地带。
或许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切片,但已经昭示,中国的科技公司们,正在争取话语权,挑战旧科技巨头霸权。
01
保时捷、苹果们,在中国不香了
近两年,很多人有这样一个感觉:海外巨头们,正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就拿小米在纽北赛道击败保时捷Taycan这件事儿来说,要知道,位于德国科隆纽博格小镇的纽北赛道,全长20.832km,是世界公认的最难赛道,有着“汽车性能试金石”的绰号。
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保时捷,作为西方汽车工业的代表,一直以卓越的性能著称。但没想到,小米这个刚进入汽车行业的“插班生”,一上来,就在核心层面赶超了行业元老。
10月29日晚,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发布会上也激动地阐述了经过,因为当地天气的原因,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只有跑一圈的机会,但首秀就夺魁,一举成为全球最速四门车。
伴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进步,在新能源汽车正替代燃油车的时代,汽车工业已经进入了新旧时代交接的节点上。
西方汽车工业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把握着发动机、变速箱以及燃油喷射等核心技术,在全球汽车工业中占据领导地位。但如今,以小米、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正靠新能源汽车超车,西方汽车工业曾引以为傲的核心壁垒,正在被打破。
保时捷、BBA们这些传统豪车品牌,正在跌下神坛。销量压力之下,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保时捷、BBA们全都已经投身价格战。有报道称保时捷Macan2.0T的裸车报价,已经降到了40万以下,和厂商指导价相比打了六折。
汽车企业的销量数据也表明,保时捷、BBA们等传统豪华车企,在华集体“崩塌”。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交付量约为4.33万辆,同比下滑幅度达29%,前三季度,奔驰汽车在华累计销量为51.22万辆,同比下滑10.2%。第三季度,宝马在华跌幅达到了29.8%,中国是下滑幅度更大的市场。
在中国“新势力”的强势增长下,就连“新势力鼻祖”特斯拉也一度在华失利,2024上半年,特斯拉中国累计销量达42.66万辆,同比下滑10.47%。
国人祛魅海外品牌,类似事情,在手机行业也早已发生。
9月,iPhone 16刚发布时,就因为创新乏力、没什么亮点,被消费者疯狂吐槽,这次“双11”,iPhone 16直接官方全系降价,更高直降1600元。
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报告显示,在2024年Q3,iPhone销量下滑,跌出市场前五。苹果刚发布的最新一季财报也显示,在大中华区业绩承压,营收同比有所下滑。
苹果“挤牙膏式”创新背后,国产手机正在赶超。最近发布的小米 15系列,不仅性能超越苹果A18 Pro,而且手感、外观、质感、续航都实现了越级压制iPhone 16系列。
从汽车到手机,中国人都越来越青睐国产品牌。种种迹象都表明,中国的消费者们,已经越来越不爱海外品牌了。
02
在华失意绝非偶然,国产全面崛起
中国的科技公司们加速崛起,世界巨头们失意中国,这已经成为必然事件。因为这背后是中国强大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和超大规模的市场。
在汽车行业,中国是世界上更大的汽车市场和更大的汽车生产国。燃油车时代,中国在核心技术方面处于落后地位,但新能源车时代,形势正在发生变化。
当下,中国已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比如动力电池上,宁德时代靠着持续技术突破占据主导地位。小米 SU7 Ultra原型车征战纽北赛道的背后,就离不开小米的自研超级电机、自研三电机扭矩矢量控制系统等硬核技术。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建立了一条涵盖基础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组装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国内产业链更具备强大的成本优势。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度来说,中国发展迅猛,可以说是跑得最快的一个国家。
再聚焦到手机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产手机厂商和供应链,并没有什么交集。国内供应链厂商为海外品牌做代工,国产手机厂商却需要依赖于国外的核心零部件。
但过去十年,也是国产手机供应链崛起的十年。中国的手机供应链,已经从一开始的基础薄弱,迅速成长、全面升级,形成了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
在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厂商的带动下,手机供应链更是全面国产化。去年,小米曾公布,包括Redmi在内,与小米合作的国产供应链厂商,已经接近300家。据统计,五年前华为手机国产供应商只占比40%,如今已经达到90%以上。
手机厂商们不断提要求,供应链厂商就得不断扩大研发投入想方设法来完成。如今,中国的手机供应链,更具备着强大的创新驱动力和超高更新频率。
从5G、高刷屏到各种形态的折叠屏、快充技术等,苹果一直十分保守,但国产厂商们早已经开始稳定输出。
这两年,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出于分散风险、维持供应链稳定性以及降低成本的考虑,苹果、特斯拉等海外巨头都在计划将中国的供应链进行外迁。
但结果是,这些海外巨头很多核心零部件都是中国供应的。在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之下,他们完全脱离中国的供应链并不容易。
苹果去年在印度工厂组装的iPhone 15就因良品率过低而导致退货率飙升,不得不大幅降价销售,经此教训,今年苹果已将部分产能转回中国代工厂。可以想象,特斯拉要想外迁产业链,也或将遭遇阵痛。
但是,中国企业们却越来越强大。就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比亚迪季度营收首次超越特斯拉,高调登顶全球电车之王。
而在C *** ys等机构全球手机销量报告中,前五的席位中,中国能够长期占据三席。小米更是销量稳居全球前三,和第二梯队差距拉大,二季度在58个国家排名前三。
国产品牌在强大的供应链支撑下,已经全面崛起、走出中国,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
03
中国科技巨头,开始平视世界
2024年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科技超级大国,这从国内外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就能够看出来。
英国知名杂志《经济学人》在2019年还发布文章质疑,“中国能成为科学超级大国吗?”而在今年6月就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其刊文称,从植物生物学、人工智能到超导物理学等领域,中国均处于研究前沿,“已经成为科学超级大国”。
图源:经济学人、人民日报
四个月后,就在小米发布会的同一天,《人民日报》也发文称“低估中国是不明智的”。
文中指出“今年的中国,从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智能可穿戴设备,到集成电路、低空经济、虚拟现实产业……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未来产业,显著特点就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回顾中国科技迅猛发展的四十年,一开始,中国企业们只能为海外贴牌生产产品,利润微薄,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地位,中国还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
但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企业从代工厂发展为了自主品牌,中国品牌们在历经长期跟随、模仿后,全面国产替代。现如今,国产品牌更是进入到了自主创新、全面迭代的赶超阶段。
在全面赶超之下,就连海外的巨头,也已经开始抄中国的作业。
福特汽车CEO近期还对外透露,在过去6个月里一直开“中国苹果”小米公司制造的SU7电动汽车。日本学界的拆车达人称,已经开始拆解小米 SU7,详细的拆解内容,将会在明年1月底披露。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华丽转身,不仅是中国产业升级的缩影,更是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直接体现。
这一转变无一不深刻印证着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中国已经从过去的“仰视世界”,稳步迈进了“平视世界”的新纪元。
去年,华为、小米、比亚迪、宁德时代这四大企业,凭借其科技创新能力和对产业转型的带动,被誉为“中国四大硬核科技公司”。
小米作为“四大硬核科技公司”之一,这家成立十四年的企业,已在汽车、AI、智能制造等多个前沿领域展现出强悍实力,正在朝着“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的新十年目标迈进。
在全球科技版图中,中国的地位日益凸显,影响力也不断扩大。这些敢于“平视世界”的科技巨头们,已经成功登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