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商用车电动智能创新发展中心承办的2024醇氢电动汽车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图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作报告分享。
在如火如荼的新能源发展浪潮中,商用车似乎长时间处于人们视线之外。事实上,作为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公路运输“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商用车正逐步驶入电动化转型的快车道。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621.9万辆,占汽车国内销量的41.5%。其中,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30.3万辆,同比增长38.4%,占商用车国内销量的15.1%。
“尽管新能源商用车的增长速度很快,销量占比也在稳步提升,但商用车新能源化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近日举办的2024醇氢电动汽车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相较于乘用车而言,商用车的使用场景更复杂、经济性要求更高,因此它对新能源转型的技术路线提出了更多元化的要求。
“商用车的新能源化对中国能源结构整体转型有重大推进作用。现阶段来看,商用车新能源化发展落后于乘用车,但新能源商用车的销量在稳步增长,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师建华分析说,目前商用车新能源化转型面临着诸多难点和挑战,应积极把握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低碳化的趋势,利用好醇氢电动等技术,以此加速转型步伐,提升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
醇氢电动技术或成转型关键钥匙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能源结构呈现“富煤、少气、贫油”的特点,石油对外依存度超72%。同时,由于中国的能源需求巨大,很难以单一类型的能源实现对化石能源的全面替代,因此需要探索多元化的绿色能源替代方案。
“纯电和氢燃料电池是目前主要的新能源技术路线,但受制于当下技术能力以及补能等配套设施,纯电和氢能在交通领域尤其是商用车领域的发展存在一定局限性,氢能和电池的相关技术路线都面临着购置成本高、补能难等问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直言,正视当前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瓶颈,才能合理快速推进商用车的新能源转型。
在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首席科学家、醇氢生态公司总经理刘汉如看来,醇氢电动是一条切实可行、高效稳妥的技术路线。
“醇氢电动是在汽车电动化的基础上,用作为‘液态氢’的甲醇直接替代传统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用于车辆的发电供电,最终让纯电动车的充电和补能更便捷、更经济实用。”刘汉如介绍说,“醇氢技术路线既能解决当前节能减排、绿色减碳的迫切需求,又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甲醇燃料和相关汽车的研究开发、示范应用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和利好政策。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促进甲醇汽车等替代燃料汽车的推广;2023年9月,《M100车用甲醇燃料》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醇站被正式列入绿色交通基础设施 *** 。
刘汉如透露说,目前醇氢电动汽车产品已进入《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和《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未来或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清华-壳牌清洁交通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帅石金看来,中国能源绿色转型已成必然,未来低碳、零碳和电动化将成为大趋势。绿色甲醇作为常温常压下的液态燃料,其前景非常广阔,有望成为商用车电动化转型的关键钥匙。
“甲醇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因此其在储运和补能设施建设上的难度和成本都相对较低,更便于传统加油站的改造。”帅石金解释说,当前国内的甲醇能源生产供应已实现自主可控。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甲醇年产量为8317.3万吨,约占全球甲醇总产量的60%,为国家整体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醇氢电动技术路线能够有效弥补其他新能源技术路线的不足,是商用车新能源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师建华补充说,醇氢电动汽车在部分应用场景下具备一定的经济性优势,有望成为高寒、高原地区商用车新能源转型的更优解之一。
绿色转型落地仍需多方协力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持续引领下,有关政策多点开花,企业加大投入,醇氢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而以甲醇为载体的制氢、储氢路线,被不少行业专家学者认为是氢能发展利用的另一突破口。不过,目前在推广汽车氢能尤其是甲醇和醇氢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和行业从业者仍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方面,甲醇汽车在耐腐蚀、耐溶胀、冷启动以及发动机耐久性等方面要求较高;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中的甲醇仍以煤、天然气等制造为主,绿色甲醇占比不高,当前的减碳效果并不明显。
有分析人士表示,由于绿色甲醇的生产成本仍然较高,甲醇汽车的使用经济性问题仍未解决。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绿电规模的扩大,绿色甲醇产业的发展正在加速。
“‘标准建设’是产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虽然已有多项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相关标准,但这些标准都没有专门指向绿色甲醇领域。”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建议说,相关部门在制定绿色甲醇标准时,不应盲目跟随欧洲等地的标准,而是应充分考虑自身资源情况,打造符合中国特色的绿色甲醇标准体系。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斌则认为,有关部门要明确绿色甲醇的定义,从原料来源、生产工艺、碳排放量等环节进行划分,以此推动绿色甲醇的发展,并逐步建立中国的低碳、绿色甲醇标准,同时继续完善加注站的新建改建标准工作。
“可以看到,醇氢电动、绿色甲醇汽车的发展仍面临着产业定位模糊、支持性政策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标准体系不健全、产业生态待优化等问题。只有 *** 、行业和企业协力打破其发展的瓶颈,以商用车为代表的细分领域才能有实质性的新能源转型和突破。”师建华对记者说。
对此,师建华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明确醇氢电动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定位,把它列入新能源汽车的序列中,享受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支持;二是明确甲醇加注站主管部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甲醇汽车醇氢电动汽车的发展;三是完善和优化相关标准体系,使醇氢电动汽车更加规范、良性、有序、健康发展;四是加大绿色甲醇产业的支持力度;五是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展试点示范工作,通过试点带动整体产业的发展,推动醇氢电动汽车的长远发展。
在会议尾声,多位专家学者均表示,尽管商用车新能源转型之路充满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未来,随着续航里程的提升、能耗与成本的降低、车辆设计与稳定性的改进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醇氢电动汽车有望在市场尤其是商用车领域中占据更大份额,为实现中国的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不断贡献力量。”师建华总结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志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