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从1.19亿美元到5990亿美元: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上海外贸实现跨越式发展

记者 方卓然

2024年10月1日,界面新闻从上海海关获悉,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上海市进出口货物总值从1950年的1.19亿美元发展到2023年的5990.33亿美元。

如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上海港逐步从黄浦江内河走向深海,江、海、陆、空、铁通达全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贸易伙伴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多个国家扩展至当前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上海口岸货物贸易总额位居全球城市首位;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进博会尽显开放格局,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丰硕……

江、海、陆、空、铁全维运输渠道高效畅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全球枢纽能级正在持续提升。自2009年起,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十四年蝉联全球之一。上海航运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航运服务领域的首创性改革。

2022年5月,上海港首创试点外资班轮“沿海捎带”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班轮公司自有非五星旗船舶,开展大连、天津、青岛与上海洋山港之间,以上海洋山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

试点以来,上海海关所属洋山海关以制度型开放破解困扰企业的难点堵点,吸引马士基、达飞、太平船务等外资船公司分批调整釜山、新加坡中转航线至上海港开展“沿海捎带”业务,进出口货物的在途时间减少约7天至14天。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外资班轮沿海捎带吞吐量已突破12.6万标箱。

作为我国更大的国际航空口岸,全国四分之一的出入境旅客和二分之一的国际物流从上海空港进出。依托于上海空港口岸密集的国际航线优势,空港口岸正在成为上海贸易的出海新通道。

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上海空港口岸跨境电商出口申报量已达3.36亿票,同比增长28.62%,总金额527.67亿元,重量达29.9万吨。

这些数据意味着,上海平均每天约有近140万个跨境电商包裹空运出口。面对跨境电商出口迅猛发展,上海海关所属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加快监管业务改革,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目前,相关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申报一票电商货物,数据匹配成功后5分钟就能收到海关放行信息,货物由此可尽快搭乘航班出运,提升货物清关速度和库容周转效率,避免货物滞仓。

9月15日14时,伴随着汽笛声,一列满载110个标准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上海号”从铁路上海闵行站鸣笛启程,奔赴满洲里口岸,出境后将前往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及白俄罗斯明斯克等城市。

目前,“中欧班列-上海号”已实现中欧线、中俄线、中亚线全覆盖、联通境外城市与站点超 80 个,成为上海连接欧亚大陆的物流通道。

今年以来,上海海关所属上海车站海关不断优化现有便利化举措,通过监管手段和监管方式的创新保障“中欧班列-上海号”进出口货物实现高效便利通关。今年前8个月,该关已监管进出境“中欧班列-上海号”67列,装载进出口货物超7000标箱,总重约6万吨,货值达25亿元。

此外,上海外贸竞争优势不断扩大。

日前,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建造的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CMA CGM BELEM”轮,在上海海关的监管保障下远洋海外。

如今,上海已成为全球唯一一座集齐航空母舰、大型豪华邮轮、大型LNG运输船三大造船业“皇冠明珠”的城市。

今年以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沪东中华造船、江南造船和外高桥造船马力全开,上海口岸船舶出口势头持续火热。

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上海市出口船舶438.6亿元,同比增长104.8%。数量增长的同时,采用甲醇、LNG等清洁燃料的绿色船舶占比也在不断提升。

在全国更大的汽车出口码头——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今年以来,平均每天差不多有2-3艘滚装船,装载着超3000辆汽车从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出海,去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前8个月,上海海关所属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累计监管汽车出口92.6万辆,同比增长26.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超三成。

集成电路作为现代化工业的“大脑”,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之一。上海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更高、综合能力最强的地区,产业销售规模占全国比重约20%。

同时,上海是全国集成电路进出口更大口岸,进口和出口规模均占全国约三分之一。

上海海关打造全流程海关监管创新模式,全面覆盖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制造和物流供应链等全部环节以及各类企业主体。今年前8个月,上海口岸已适用集成电路监管创新政策的76家集成电路企业进口货值807.5亿元,同比增长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