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暂停了两年后,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盛夏召开。6月2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两院院士与科技工作者汇聚北京,共同见证我国科技领域更高奖项的颁发。

7所高校100%!2023国奖获奖率,出炉

通过提名、形式审查、受理、初评等环节的层层筛选,最终,受理的1216项通用项目,仅有202项通用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整体获奖率约为16.4%。

据统计,之一完成人所在单位或之一完成单位为高校(含附属医院、附属机构等)的通用项目共受理737项(194所高校),初评通过167项(81所高校),最终获奖134项(67所高校)(注:复旦大学作为之一完成单位的1个项目未出现在此次受理和初评中,经审核后获奖,故未统计),从初评到最终获奖,共有14所高校遗憾出局,获奖率约为18.2%。

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7所高校提名受理项目1个,最终获奖1个,获奖率为100%,分外亮眼。其中,温州医科大学以之一完成单位斩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湖南大学受理5项、获奖4项,展现出千年学府的深厚实力。西安交通大学受理项目数较多,共有13项,最终获奖7项,获奖率在C9高校中拔得头筹。

根据2020年12月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此次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组设置有较大调整。

国家自然科学奖仍设置10个学科专业评审组,与往届一致。此次,获奖率更高的是地球科学组(22.2%)和基础医学组(22.2%),获奖率更低的是力学组(10%)。

国家技术发明奖的10个学科专业评审组中,原“化工组”和“轻工纺织组”合并为“化工与轻纺组”,原“机械与动力组”则拆分为“先进制造组”和“能源组”,此外还有4个组别的名字进行了更改。其中,获奖率更高的是先进制造组(30%),获奖率更低的是化工与轻纺组(7.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设置28个学科专业评审组,较2020年减少了1个,其中“轻工组”和“纺织组”合并为“轻工纺织组”,另外对10个评审组的名字进行了更改。其中,获奖率更高的是高技能人才技术创新组(33.3%),获奖率更低的是外科与耳鼻咽喉颌组(6.3%)。

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通过上述数据可见,评审组的变化内容基本与国家重要战略发展领域高度吻合,这也反映出国家科技奖励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的要求。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又统称为国家“三大奖”,主要奖励科技成果,由于其所奖励的项目数量多,涉及范围广,故而颇具影响力。

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三章第十四条提到“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2020年之前,国家科学技术奖一年一评。而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三个年度该奖项未颁发,此次获评堪称史上最难一年。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调整国家科技奖评奖周期”。但目前尚未有公开文件对评奖周期的调整情况作出说明。

相较于2020年度,2023年度国家“三大奖”获奖项目总数较2020年度有减少,2020年度国家“三大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2023年度共评选出250个项目。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明确将国家“三大奖”总数由不超过400项减少到不超过300项。在2018年以前,国家“三大奖”的授奖率保持在30%左右,后随着受理数量的增加以及奖励数量的控制,至2020年国家“三大奖”的授奖率已下降至14.9%,这充分体现出国家科技奖励在评选过程中更加注重质量,做到优中选优。“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也将成为精简各类科技评奖,规范社会科技奖的引导要求。

此外,与2020年度相比,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从提名到获奖用时最短。2020年度之前的国家奖评审,从申报、评审到颁奖流程跨越三个年度,接近15个月。2023年度国家奖改革后,大幅缩短评审周期,半年完成全部奖励工作。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科技创新的脚步丈量人类文明发展的征途。这些获奖项目充分证明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与成就,展现了我国在多个科技领域内的领先地位和强大竞争力。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地位,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兴 *** 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愿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怀报国之志,乘时代东风,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砥砺前行,开创我国科技事业新局面!

来源: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