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庄键
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无法通过铁路运输的现状有望得到改变。
在9月2日举行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专题会议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交通物流处处长余兴源称,交通运输部正会同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抓紧研究制定动力电池铁路运输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稳步有序推动动力电池铁路运输试运行。
根据专题会议上发布的《2023年动力电池运输行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道路运输是目前国内动力电池的主要运输方式,2023年,国内通过道路运输的动力电池约940万吨,占比超过九成。
但道路运输运载重量小、不适合长途运输,且成本远高于水路和铁路运输。与之相比,铁路运输拥有运力大、成本适中等优势,但目前在国内仅适用于消费类电池,尚未对被认定为第九类危险货物的动力电池开放。
根据宁德时代(300750.SZ)的统计,在欧洲和北美的锂电池运输环节中,铁路运输占比达到20%,道路运输占比则为70%。
国家铁路局运输监管司货运监管处处长林川倩透露,今年2月,国家铁路局召开了动力电池铁路运输的专题推进会,明确相关时间表和路线图。今年6月,用于动力电池铁路运输的样箱已经下线并完成测试。
余兴源称,国内动力电池铁路运输试运行开展后,也有望推广至中欧班列,为动力电池出口拓展新的运输方式。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类电池在内,今年上半年,全国锂电池出口额达到272.44亿美元。
目前,国内锂电池出口则主要通过水路运输。水路运输能够实现大吨位、大批量的长距离运输,但运输周期较长,且受台风等自然天气环境的影响较大。
《报告》预计,到2030年,动力及储能电池运输量将达到约8700万吨,为2023年运输量的九倍。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交通运输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专家组组长吴金中认为,由于运输需求增速过快,国内动力电池道路运输将出现运力不足等突出问题。
动力电池道路运输需使用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但国内对危险货物运输安排监管力度加大,各地危险货物专用车辆许可审批把关等管理措施日趋严格,区域内危险货物运输供应商数量及供应商持有车辆均有上限控制。
《报告》预计,到2026年,全国适合运输锂电池的危险货物专用车辆将出现超过8000辆的缺口,2030年缺口将达到2.5万辆,无法满足锂电池行业快速增长的运力要求。
同时,受合规危险货物停车场地数量不足,以及对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禁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锂电池运输组织的难度,制约其运输效率提升。
吴金中称,在一些地区,普通货车非法运输锂电池的情况较为普遍,造成了不公平竞争,也对公共安全构成了隐患。
《报告》称,国内动力电池运输亟需优化运输结构,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力,推动不同运输方式规则标准衔接,拓展动力电池多种方式联运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保障动力电池安全高效运输。
发表评论